中山市把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行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提升整体竞争能力,推动物流业迅速发展和壮大。目前,中山市三大物流集聚区逐渐形成,逐渐成为珠江西岸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一是大力扶持物流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出台《关于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意见》、《中山市现代流通业及旅游业鼓励发展项目用地办证费用优惠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大力推动物流产业发展。设立现代流通业发展资金,成立现代流通业发展资金联审小组,从2003年起每年安排500万元作为现代流通业发展的贷款贴息资金,用于扶持重点物流业项目,主要包括大型物流货运市场等专业物流项目、中高级批发市场等商业物流项目。2003年以来,现代流通业发展资金共对全市36个物流项目给予扶持,累计总投资26.46亿元。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和信息化水平高的现代大型物流项目投产,陆续促进了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升了现代物流业整体素质。2003年神湾港首期工程投产,当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3.8万标箱,2004年实现8.5万标箱,比增129%,大大加快了进出口货物的流通速度,对南部物流组团外向型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04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9亿元,增长13.7%;交通运输行业完成水路货运量665万吨,货物周转量7.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3.4%和13.5%;公路货运量完成3639万吨,增长17%;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960.6万吨,增长32.7%,完成港口国际集装箱吞吐量93万标箱,增长23.2%。
二是依托重点项目,构筑三大物流集聚区。根据组团发展的总体战略,出台了《中山市现代流通业发展规划》,把流通业基础较好、发展势头强劲的西北部组团、东部组团和中部组团作为重点扶持的三大物流集聚区,通过引进和建设重点物流项目,推动物流集聚区的快速发展。目前,小榄镇物流中心、东凤镇天润物流市场、黄圃镇马新物流储运中心、古镇镇六大专业市场和中兴货运市场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陆续上马,西北部组团物流业集聚效应日益突显;九州通医药公司物流中心、中联水产公司流通加工项目、中智医药有限公司现代仓储及电子交易中心、盛仕名保健品有限公司电子商务项目相继投产,以及外运广东(中山)物流基地、东协物流保税监管仓、绿都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的筹建,东部组团物流集聚区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同时,华通行物流配载交易中心、中山富逸装饰材料市场、建华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相继投产和建设后,中部组团物流业日具规模。2004年全市物流仓储货运及商贸新增项目30个,总投资12.5亿元,进一步推动了物流集聚区的形成,打造珠江口西岸区域性物流中心成效初显。
三是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大对物流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投入资金提升信息化水平。目前,古镇、东凤、石岐、南区、火炬等镇区大型物流企业已投巨资建设现代化物流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提升了物流企业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扩大了物流覆盖范围。积极论证和设计覆盖小榄镇、辐射西北的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物流协会信息网,物流企业能最大限度地为制造商和供应商提供物流流程优化设计及一站式物流服务,为客户节约成本,并为会员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在西北组团和东部组团两大物流集聚区内选择有实力的产业物流及商贸中转物流结点作为信息化试点,积极推动全市物流企业特别是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重点推动西北物流集聚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企业供应链的物流响应速度,实现物流资源高效整合。
四是成立物流协会,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为增强物流企业自律,提升物流企业整体素质,2004年成立了中山市物流协会,包括广东邮政物流配送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港航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外运广东(中山)公司、天润物流市场发展有限公司、华通行物流配载交易有限公司等物流龙头企业在内的41个单位参加了协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自律、政策宣传、信息咨询、物流标准制定、合作交流、鉴定认证等综合服务功能,搭起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桥梁。出版物流协会会刊,举办重点物流企业及重点物流项目展览,推动院校、研究机构、培训机构与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物流人才培养,为物流企业输送多层次人才。规范物流业管理,开展全市物流业整体规划,推动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