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山市积极推动渔业产业化发展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05年04月18日
分享:

    中山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渔业发展,紧紧围绕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加快渔业结构调整,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力争全市水产品产量289785万吨,增长6.5%;渔业总产值33.5亿元,增长11.6%;出口创汇7008万美元,增长8%。
    一、优化养殖结构,建立渔业基地。按照结构调优、产业扶强、效益调高的思路,加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引导农民发展质优、价高、适销对路、效益好的品种。在巩固南美白对虾、甲鱼、脆肉鲩、鳗鱼、罗氏沼虾、桂花鱼等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引进了美国鲥鱼、澳洲和泰国笋壳鱼、草龟等名优新品种,增加渔业经济效益。今年,全市养殖面积达36.6万亩,比去年增加2300亩。其中,名优品种养殖面积21.8亩,增长5%,占全市淡水养殖面积的64.9%。狠抓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先后建立了5.5万亩南美白对虾基地、8200多亩青蟹养殖基地、4500亩甲鱼健康养殖基地、9600亩无公害脆肉鲩养殖基地、5.9万亩"四大家鱼"基地和5900亩禾虫护养基地等,初步形成了区域化、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渔业发展格局。
    二、大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集中渔业生产、管理、研发等方面力量,从技术、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效促进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中山大学PCR计划(体外基因DNA扩增)严把种苗质量关,以南美白对虾种苗生产为切入点,强化种苗防疫制度,保证种苗质量,确保虾苗不带病毒入塘。积极发展山塘水库和江河网箱养殖,在渔业发达的镇区投建网箱330个,面积30多亩(1亩网箱产量相当于100亩鱼塘产量),通过发展网箱养殖,提高"四大家鱼"、鲫鱼、罗非鱼、三角鲂、塘虱等品种的品质和效益,进一步拓展渔业发展空间。结合渔业生产实际,与珠江水产研究所、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生命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广泛开展合作,加大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养殖水平。投入136万元引进自动投料机、新式增氧机和鱼塘清淤机等一批新型适用渔业机械,提高渔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抓好鱼虾病害测报和防治工作,投入58万元在全市12个镇区建立20个测报点,对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鳜鱼、甲鱼、草鱼等5个品种养殖病害进行测报,测报面积2700亩,为及时有效防治水产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养殖过程中的种苗、水质、药物、饲料等的管理和使用,推广科学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抓好养殖证发放,规范养殖行为。目前,已发放7410本养殖证,涉及面积148727亩,发证率达75%。抓好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工作,南美白对虾、禾虫、甲鱼、桂花鱼、鳗鱼、罗氏沼虾等10个品种通过了国家认证。今年投入40万元创建2-3个省级无公害基地,认定面积6.41万亩。计划用3年时间将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面积分别扩大到22.5万亩和15万亩。大力推广使用益生菌调节水质等无公害养殖技术,预防鱼虾病害。
    四、大力发展流通加工,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今年市财政投入100万元,组织流通加工大户重点做好虾类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全市10.6万亩虾类养殖的发展。加大国内外市场的开发力度,引导出口加工企业开拓东南亚、加拿大等国外市场,以及西南、西北地区等国内水产品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分散市场风险。投资800万元兴建占地面积10688平方米的南粤水产品加工流通中心,配备制冰厂和贮存800吨的水产品冷库,预计于今年5月正式经营运作。继续做好培训渔业龙头企业工作,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认真做好配套设施,完善产业功能,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格局。组织一批渔业龙头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市级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富有竞争力的渔业品牌,争创国家和省级名标名牌,推动渔业产业化发展。
    五、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低产鱼塘整治。从推进渔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统一规划、有所侧重的原则和健康养殖的标准,大力扶持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的村(组)整治低产鱼塘。2004年,各镇区共投入4876.3万元整治鱼塘4万亩,养殖条件和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今年,市财政投入400万元扶持渔业养殖大镇开展鱼塘整治。同时,按照大生产、大流通的要求和"塘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排灌自如"的整治思路,建立现代渔业养殖园区,努力把分散的、自然经营状态的低产鱼塘整治成"沟渠相通、连片经营、路网畅通"的大规模养殖园区。经过整治,200-1000亩规模的连片养殖区达160多个,大大提高了鱼塘利用率和产出率。鱼塘投包租金平均每亩增幅400-600元,全市村民小组增收1600多万元。
    六、做好渔民转产转业工作。按照省下达的淘汰捕捞渔船计划,逐年落实减船任务,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认真贯彻省政府有关渔民转产转业的政策措施,抓好渔民转产转业培训,今年落实57艘渔船的拆解,解决152人渔民转产转业。市财政拨出300万元扶持发展休闲渔业、渔业养殖、水产品流通加工等渔民转产转业项目。鼓励渔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就业门路,确保渔民增收,渔区稳定。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