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山市努力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05年01月11日
分享:

    近年来,中山市深刻认识到,信访工作是源于社会又靠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社会性工程"。要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稳压器"作用,必须依靠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大信访工作格局。
    一、建立大信访工作格局的内容
    (一)建立大信访工作格局领导机制。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部署并结合实际,成立两个信访工作领导机构。一是成立了市委主管副书记任组长,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委办、市府办及市信访、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重点信访工作单位为成员单位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信访工作的领导、督促和协调,进一步引起各级各部门对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解决了许多无口可归、多口难归的信访问题。二是设立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加强对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自去年冬季市联席会议成立以来,办结中央和省两级联席会议交办的24宗大要案,占交办总数的80%,办结26宗市自己排查的缠访案、异常上访案。通过集中处理,促进了一批信访大要案、积案难案的处理,大大改善了信访工作秩序,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建立大信访工作格局领导责任制。制订实施了《中山市处理群众集体上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山市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处理信访大要案实施办法》、《关于建立和完善领导接访日制度的通知》和《中山市各级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工作制度》等制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及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其他领导班子的目标要求和各自职责。信访工作由过去只有信访部门一个部门负责转变为各部门、各单位党政领导共抓共管,由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负责转变为整个班子共同负责,由临时性紧急性工作转变为全局性工作。
    市领导带头实施这些制度,高度重视并亲力亲为抓好信访工作。一是市党政"一把手"切实担负起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二是加大落实领导包案处理力度。去年16位市党政领导平均每人亲自包案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近4宗,超过省委省政府要求每位市党政领导平均每人亲自直接处理2至3宗信访突出问题的要求。三是持之以恒地坚持市领导接待日和市领导下访接待群众工作日制度。去年,市领导共接访群众90批956人次,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好评。目前,全市24个镇区均实行了领导接待日、领导下访接待群众日、领导包大要案等制度,大大加大了信访问题的解决力度,使许多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三)建立大信访工作格局网络。大力加强市、镇区(部门)、村(社区)和村小组四级信访工作网络建设,前三级均建立了信访工作机构,并做到了"五有",即有接待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制度、有档案记录。去年底开始在东区、南朗试点建立村小组联络员制度,今年计划在全市全面铺开,初步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信访工作网络。市、镇区和市直部门的信访工作制度得到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全市已出台10多项信访工作规章制度,各镇区、部门也相应制定并实施了规章制度,促进了信访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二、建立大信访工作格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信访总量和越级上访得到遏制。去年全市信访局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535宗,比前年同期减少4.8%;到市集体访161批2732人次,批数与人次分别同比减少7.5%和31.8%;到省集体访29批270人次,批数和人次分别同比减少40.8%和55.7%。
    (二)推动了信访大要案和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办结了中央和省交办信访大要案的80%;群众信访反映中的土地管理、外嫁女权益、拖欠农民工工资款、事业单位转制等热点难点问题,市领导都召集专门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并陆续出台了有关政策和意见,予以解决。
    (三)各级领导前所未有地重视信访工作。各级领导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在处理信访问题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利益向下观念和科学发展观,抓关口前移、抓重点、抓指挥、抓直面群众,及时就地妥善化解矛盾。如三乡镇代耕农邹水招反映的入户问题,市委崔国潮书记亲自过问,市信访局主要领导和三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包案领导亲自处理,结果这宗长达20年的积案得到圆满解决。
    (四)促进了信访事业的发展。市、镇、村、组四级信访工作机构得到完善,信访人员编制、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信访工作日益受到各级各部门领导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
    (五)促进了治本力度。通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为广大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在总结处理经验的基础上陆续出台实施了农村医保、社保、就业,事业单位转制遗留问题以及代耕农、烂尾楼盘、外嫁女权益等政策性文件,对处理历史土地权属纠纷问题也已形成初步意见。这些政策性文件的出台实施,为从根本上处理好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全市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