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的水利会议精神,积极开展防汛安全检查,切实做好各项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一、开展汛前安全检查。切实做好汛前防洪工程安全大检查。组织15个工作组对全市防洪工程及在建度汛工程进行重点专项检查,对万亩以上联围尚未加固的31宗水闸逐宗进行水下潜摸,查清隐患,确定责任人和应急除险措施。全面检查全市28千瓦以上电排站,并现场试机运行。检查和维护水雨情测报设施、防洪工程通信预警设施,确保汛期通讯畅通。对高空设施、广告牌、行道树、电杆、大跨度构筑物等设施进行防风标准检查。建立督查督办制度,督办险工隐患工程除险加固。对一级病险水库实施放空库容措施。对36宗水闸、堤段存在冲深、深槽迫岸的实施抛石应急,并编制工程度汛计划。抓好非水利涉水工程度汛工作。积极做好入汛前各项工作,开展防灾救灾预案编制,组织储备救灾物资,落实城区排涝工作应急预案,充实抢险队伍,做好天气监测及天气信息决策指引工作等。
二、实施科技防洪战略,提升灾害应急处理能力。投入500万元进一步完善市三防指挥系统,建设三防综合数据库系统和基于全市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三防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加紧安装调试全省三防办公管理系统,实现与省防办一站式办公管理,为全市及各级三防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三防信息,为防汛抢险救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落实防汛责任制。落实镇区防洪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及13宗万亩以上堤围和小(1)型水库的防汛安全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并在《中山政报》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完善《中山市防洪预案》,制订三防值班制度和防洪抢险小组方案以及养殖业、休闲旅游业中人员防台防汛工作方案,安排应急资金150万元。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全市防汛抗旱物资落实到位,做到了定地点、定数量、定质量。
三、狠抓在建工程加固与建设,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不断加强检查、督促,通过增加人力、物力、机械设备,加强施工管理,加快在建水利防洪工程尤其是破堤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在主汛期前完成主体工程,使其具备相应防洪能力。10宗水闸重建工程和安全鉴定为4类的水闸等编制了施工及度汛安全措施。狠抓水库的安全检查和除险加固,对长江、金钟、平湖山、田心、古鹤等水库大坝进行灌浆防渗及重铺涵管等。加大对山区电站水库的安全监控力度,投资113万元建设小水电三防调度指挥中心,为7宗重点小(2)型水库安装压力式水文遥测和通讯电台,确保"两小"工程安全度汛。今年市财政安排97万元,对有条件的江海堤防种植防风林46.5万棵,提高堤防抗御台风、暴潮及船浪能力。目前,全市种植防风林带112.3公里,占千亩以上江海堤防的29%。
四、集中整治围内河涌,提高防洪蓄水能力。中山市从2000年全面开展内河整治以来,河涌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防洪、航运、排涝等功能明显提高。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再用4年时间全面集中整治内河,市财政每年安排内河整治资金1000万元,重点做好支堤加高培厚和河道疏浚,提高河涌纳洪蓄洪能力。同时,借防汛之机切实做好抗旱防咸工作。切实做好汛期淡水储备,广辟水源。加快长江水厂挖潜改造、中法水厂扩建等4个抗咸设施工程建设,确保年底咸潮到来前全面完工,切实保障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