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山市实施绿色食品发展战略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05年05月18日
分享:

    中山市把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作为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立足本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绿色品牌为支撑点,突出发展地方特色产品,加大树品牌、创名牌力度,引导农民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目前,全市共有5家企业的7个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6家企业的23个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家企业的16个产品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称号。
    一、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快绿色食品发展进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食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列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在政策、资金、人员安排上给予大力支持。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中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和《中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累计投入2200万元,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有效提高了绿色食品开发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2004年,中山市农产品整体合格率高达95%。加强对绿色食品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健全组织体系,各镇区和重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明确专门班子,确立专人负责研究和开发绿色食品。筹建绿色食品协会,按照市场机制运行规律,把绿色食品产、加、销与农、科、教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监督体系,建立环境质量、食品质量和商标使用管理网络,加强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做好绿色食品打假工作,维护绿色食品的整体形象。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加强绿色食品生产科技研究和试验推广,积极引进高产优质的绿色食品品种和各种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积极做好对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企业的扶持培育和组织申报。拨出专项资金补贴奖励企业申报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凡符合绿色食品申报条件的农业企业,市政府扶持补助5万元作为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经费。力争今年再有2-3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5-6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二、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普及和提高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举办绿色食品培训班,普及绿色农业知识。聘请省专家教授举办科学技术讲座,培训基层农业干部、技术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帮助他们掌握绿色食品发展态势、战略意义和相关规定。利用农闲季节,对基地农民和企业工人进行绿色食品专业知识培训,讲解绿色食品基本知识、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等,让第一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发展绿色食品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和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的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紧密联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食品,全面报道绿色食品产业、企业、基地发展情况。发挥农村集市的聚集效应,重点宣传,增强农民对绿色食品的深层认识,提高绿色食品的推广速度。提升市民对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认知度,增强市民的品牌消费意识,营造发展绿色食品的良好氛围,推动优质优价、按质论价的市场销售机制的形成,大大调动了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生产优质农产品,申报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
    三、制定农业地方标准,为绿色食品开发提供技术依据。从2000年起,中山市开展对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的制定。目前,已完成对中山三月红荔枝、神湾菠萝、中山罗氏沼虾、中山脆肉鲩鱼、石岐鸡、石岐鸽、中山香蕉、中山青皮冬瓜、中山粉葛等9个地方标准的制定。先后完成了省级农业地方标准《石岐鸽饲养技术规程》、《绿色食品香蕉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有效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特别是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率先采用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农产品销售顺畅,价格合理,大大提高了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2004年,全市农产品销售总产值42402万元,出口创汇4940万美元。
    四、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夯实绿色食品开发基础。坚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相对集中、合理布局"的原则,选择一批水产、蔬菜、水果、畜牧等行业,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中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与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通过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改善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建好一批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二是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走出一条贸工农一体化的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路子。三是与名牌发展战略相结合。培育绿色食品名牌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起到绿色食品的品牌效应。引进绿色食品操作技术规程和标准,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积极推广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切实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次数和数量。在各个关键生长阶段,检查各基地种植规程的执行情况,保证绿色食品原料质量。绿色食品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一批技术先进、实力强大、各具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先后诞生。目前,已建立了港口顺青菜场、杨氏南北鲜果有限公司等1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总面积达8000亩。建立了水出集团塘鱼、围垦香蕉、聚丰米业、三角全福甲鱼、西区罗氏沼虾等5个绿色食品基地,总面积约1.7万亩。狠抓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规划和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已建立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绿色食品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采用绿色科技嫁接现有产品,改善传统产品质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五、扶持龙头企业,增强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拉动力。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基础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以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推行农业标准化,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2004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总收入9.7亿元,出口创汇8787万美元,上缴税利1420万元。如重点扶持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市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了占地2000多亩的中国首家"四大家鱼"绿色养殖基地,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在港澳市场打响了"中山塘鱼"优质"健康食品"的品牌。同时以绿色食品基地为龙头,通过开展"公司+基地+科研机构+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吸引了3580户农户加盟发展绿色水产生产,2004年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平均每户加盟农户增收5580元。目前,绿色水产养殖面积达8万亩,年收购塘鱼6万吨,出口的塘鱼销量已占香港市场的35%、澳门市场的80%。
    六、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完善"绿色名牌"市场销售建设和市场销货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积极推动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建立,营造安全消费氛围,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设立专项资金,积极协助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名牌农产品认证企业设立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名牌农产品销售专柜,大力扶持农贸市场、超市设立"绿色名牌"农产品专卖区、专门店,让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名牌农产品企业以优惠的条件进场销售,促进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建立。积极推进农产品标识条码制度的实施,有效提升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名牌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的身价,促进认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绿色食品品牌开发中,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打造品牌。积极组织农产品进行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目前,中山市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共有30个。二是宣传品牌。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树立品牌形象。三是叫响品牌。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国内外的博览会、展览会、展销会和贸易洽谈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大大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在过去两年的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评选中,中山市共有10家企业的16个产品入选,占全省农业名牌总数的13.3%。目前,中山市农产品已遍销全国各地,远销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