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山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05年05月19日
分享:

    近年来,中山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和"既适宜创业又适宜居住"的和谐中山,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为着力点,努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157.74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371.98亿元,平均增幅为23.92%。2004年,全市每万元GDP耗能量为1.13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02吨;每万元工业总产值耗能量为0.228吨标准煤,下降0.005吨。
    一、加强政策指导和组织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行清洁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中山实际,制定了《中山市清洁生产联合行动实施意见》、《关于当前电力供应形势及应对措施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措施,明确了开展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把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纳入政府重要工作。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研究和决策指导。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政府政策制定和宏观决策之中,促进和带动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开展。建立由经贸、科技、环保等有关部门组成的清洁生产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全市推行清洁生产的工作部署和政策研究,解决推行清洁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加强对推行清洁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确保清洁生产全面、深入地展开。
    二、重视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开展清洁生产、建设循环经济的认识水平。积极探索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普及节能知识,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度,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循环经济实践中去。举办清洁生产现场会,邀请清洁生产企业作经验介绍,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引导企业参与清洁生产,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节能技术改造的社会氛围。
    三、抓住重点,大力推进试点示范工作。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按照"高、重、集、内"的思路和新一轮产业发展目录,加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循环型转变。把电镀、造纸、木加工三大行业作为试点行业,选定固力保安制品有限公司、中顺纸业集团有限公司、皆利士多层线路版有限公司、美加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作为广东省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目前,这4家企业均通过了省专家组验收,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有力促进了清洁生产模式向相关产业渗透。中顺纸业制造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在工艺技术、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实施多项整改方案,通过安装CQJ型超效浅层气浮净化处理器环保工程,将抄纸过程中排出的大量白水进行循环回收再利用,既减少了排水污染,保护了生态平衡,又回收了造纸纤维,日节约纸浆1.5吨,年效益达260万元;锅炉废气经水膜除尘器后符合环保要求,燃煤废渣及废水处理后污泥作为砖厂原料,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近年,中顺纸业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广东著名商标、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等荣誉,通过了ISO9001、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全市乃至全省造纸业和其他产业的清洁生产起到示范作用。
    四、重视科技进步,加强清洁生产技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重视清洁生产技术攻关,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清洁生产重大专项。规定科技三项经费对清洁生产项目给予优先资助,最低资助不少于10万元。大力实施技改贴息政策,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004年财政技改贴息达3910万元。大力推广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在水、电、煤、油等方面促进企业降耗节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狠抓污水处理厂、造纸行业等一批企业节电改造项目示范工程建设,开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活动,大力推广应用绿色照明、无功补偿、交流电机启动变频调速装置等技术和产品,促进企业电能有效利用。开展市政公共路灯节电改造,投入300多万元在4条主要道路上安装了"省电装置",节电达15%-25%,并计划用1-2年时间,在全市主要道路上安装节电装置。实施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鼓励和引导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企业进行认定,并上报省有关部门审批。鼓励燃煤企业开展粉煤灰回收处理工作。中山市火力发电厂,每年消耗燃煤量为30多万吨,产生的粉煤灰量达5万吨,通过回收处理,将粉煤灰回收作为水泥添加剂,或由砖厂回收利用作为填充料,使粉煤灰得到循环利用,将燃煤企业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五、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在加强审核把关中主要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强制性清洁审核。敦促清洁生产强制审核企业中山正兴纺织厂有限公司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目前,该企业已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报告的编制工作。二是项目审批从严把关。2002年以来,在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审批环节上,要求企业从生产工艺上节约资源、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要求所有新报批的洗水行业企业做到不低于50%污水回用,污水排放达到省地方标准一级标准。目前,全市贯彻污水回用的纺织印染企业达50家以上。三是加强审核队伍建设。适应清洁生产形势的发展,积极构筑清洁生产审核平台。2004年,中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获得了清洁生产审核资质,目前拥有注册审核师5人,壮大了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实力。四是组织咨询服务,促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编制了《ISO14000认证办事指南》,举办工业企业ISO14000认证工作咨询会、ISO研讨会等活动,增强企业间的交流。目前,通过或正在认证的企业和组织达70多个。
    六、开源节流,进一步加快能源建设。大力开发新型能源,加快能源建设,优化能源结构。通过加强电源建设,有效缓解了全市电力供应紧张局面。2004年,新增1.2万千瓦出力,新增发电机组容量55.2万千瓦,总投资近19.5亿元。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确保能源安全供应。今年,中山市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公司合作兴建了珠海-中山天然气输气管道,预计2006年年初竣工,届时将为全市提供15亿立方米的年供气量,改变生产和生活用能以煤、石油为主的现状。
    七、积极应对用地紧张,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水平。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入手,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推动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招引资质量,充分利用当前储存的已办证工业用地,积极引进一批资金和技术型、对地方经济有较强带动辐射作用的大项目,并通过增资扩产,实现"零用地"招商。加强工业用地规划,根据行业实际情况,鼓励兴建多层厂房,在保留合理的消防通道和绿化带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土地容积率,严格控制建设"花园式工厂",确保合理用地。按照"高标准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效能产出"的标准做好工业聚集区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强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土地承载能力。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