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积极实施"教育强市"战略,配合"产业强市"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按照"高位嫁接、高位启动、高速发展"的构想,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山市高等院校由原来的2所增加到5所,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把高等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计划,出台了《中山市教育事业"十五"计划》等多项政策文件,大力引进名牌高校,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建设以素质教育为主,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并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层次实用型、复合人才。目前,中山市高等教育无论院校数量、层次还是在校生规模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2004年,市内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8775人,比2002年增加157.26%。按计划今年秋季市内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将达到16845人,比去年增加91.97%。按户籍人口计算,2004年中山市每万人口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62.9人,2005年将达到120.8人。户籍人口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34.86%,提前达到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
二、与名校合作办学。2002年5月,市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了《关于建立"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联合办学协议书》,明确学院是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指导下,由市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的二级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资金独立核算。市政府在保留产权的前提下,将原中山学院的全部教学设施、设备、校舍无偿提供给学院办学使用。从2002年起,市政府分4年支持资金1亿元,用于学院教学设备、设施、校舍建设,并从2002年起连续5年,每年另支持经费1000万元(共计5000万元),用于学院办学的常规经费;2006年以后,市政府继续在政策方面给予学院大力支持。2003年3月,市政府与广东药学院签署了《合作创办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框架协议书》,市政府划拔2000亩土地供学院建设教学区和药用植物园区,在火炬开发区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以优惠价提供200亩土地供学院建设科研区和生产区。配套建设了供电、供水、道路、电信等基础设施,协助学院办理中山校区建设有关手续并给予优惠政策。2004年9月,该学院如期开学,目前二期工程已启动。
三、创办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加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要求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切实把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资金到位。2004年9月,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如期开学。2004年12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开始筹备建设,市政府直接投入1亿元,首期划拔或征用建设用地183亩,并在其附近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以备学院下一步发展。目前,学院各项建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计划今年9月开学,2010年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达到5000人。
四、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2002年12月,市政府决定把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从原中山学院分离出来,独立办学。2003年,市政府批准拨专款397万元,用于做好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校舍的改造、维修以及教学、办公设施添置和完善等,进一步促进电大快速发展。目前,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占地30亩,建筑面积11000多平方米,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在校生达4500余人。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系。2004年,全市共有46132人次参加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391人。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学,设立了中山新华科技、中山粤江、中山香山等3所民办专修学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中山设有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许多高校在中山设有校外直属教学机构,2004年两者在中山的在校学生达到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