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欧盟通过了《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两项环保指令,要求从2005年8月13日起,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必须在法律意义上承担支付自己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同时,规定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六种有害物质,涉及产品10大类近20万种。其中包括家用电器类、IT和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类。两项环保指令不仅影响电子信息产品整机制造商,还涉及原材料、化工、包装等上下游企业,对中山整个机电产业和信息产业产生重要影响。为推动企业正确应对,中山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有关部门协同运作,努力帮助企业攻克技术壁垒。
一、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增强企业环保意识和应对能力。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相关企业,召开企业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督促和引导企业重视欧盟指令,克服消极等待和观望态度,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帮助企业熟悉和掌握ROHS和WEEE指令内容和要求。开展广泛的企业调查,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积极和企业共商对策,鼓励企业积极提出好的意见建议。针对欧盟电子电气环保指令,召开面向企业的大型法规宣贯会。在公共媒体上宣传报道两项环保指令的相关内容以及应对ROHS法规的举措和检测能力。组织检验检疫部门人员和大型机电企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和研究欧盟指令要求,并就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二、加强技术研究,增强企业环保科技能力。鼓励和支持大型机电企业成立专门应对机构,制定具体的计划,针对生产和产品中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对原材料、部件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提高环保研发水平,增强攻克技术壁垒能力。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购置为零部件和备件进行化学分析的仪器设备。加强技术研究,在中山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设立专门针对欧盟两项环保指令的检测实验室,开展针对ROHS要求的10大类200个电器产品的检测工作,为出口欧盟机电产品打破壁垒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对欧盟电子电气产品出口不会给企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加大ROHS检测实验室设备投入,加快ROHS检测实验室建设,努力实现检验方法和标准的统一,确保ROHS检测实验室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三、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指导。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技术手段改进产品技术构成,调整产品结构,加速完成产品的"无害化"进程。把重点放在为出口产品配套的中小企业身上,帮助企业革新生产工艺,培训检测人员,提高检测能力。鼓励和指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和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提出所采购零部件的详细要求,要求供应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材料证明。
四、加强检验检疫部门建设,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检测能力。加强检验检疫人员对两个环保指令的学习和掌握。积极开展检验检疫人员的技术培训,邀请欧美环保专家和机电类企业家讲授绿色环保电子电气产品检测总体解决方案,配备了相关仪器设备,引进先进检测手段。
五、建立健全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监控和风险预警体系。对出口电子电器产品进行全面摸底抽查,收集专项检测数据,建立有害物质信息数据库,及时向企业发布有关预警信息,帮助企业及早应对,确保中山机电产品出口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