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大力实施"一镇一品"的区域特色经济战略,加快城镇专业化发展,完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升级,先后有9个镇成为广东省专业镇科技创新试点单位。2004年,小榄、南头、沙溪、古镇、黄圃、大涌、民众、东风等8个专业镇(东升在2005年成为广东省专业镇科技创新试点单位,未列入统计)的经济总量为808亿元,占全市的39.3%,特色产业产值416亿元。专业镇建设带动了区域特色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
一、构建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推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大力支持和引导专业镇搭建创新平台,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从市科技三项经费中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带动8个专业镇投入1.8亿元资金,新增产值40多亿元。目前,专业镇创新平台软硬件设施均达到较高水平,功能和组织日趋完善,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注入了科技活力。
(一)组建专业镇科技创新中心。各专业镇根据自身产业结构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科技创新中心,并把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小榄镇建立了广东省五金科技创新中心,古镇镇与上海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广东灯饰科技创新中心,沙溪镇、南头镇、大涌镇、民众镇分别建立了广东省休闲服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日用电器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红木家具科技创新中心、中山绿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科技创新中心的建立,推动了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改造传统产业,在运用技术创新发展特色经济、扶持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二)积极推动龙头企业组建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市、镇两级把龙头企业的研发机构作为专业镇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加以引导,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予以重点扶持。截至2004年,全市专业镇成立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达30家,在促进企业新产品开发创树名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加大力度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鼓励和支持各专业镇积极探索与著名高校、科研单位、跨国公司开展合作,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小榄镇与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所建立的产学研合作,涵盖了电子、电器、化工、激光、生物技术等领域。大涌镇与中南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西安交大等高等院所在红木家具设计、木材加工、木材烘干技术等领域进行合作,解决红木家具生产销售难题,推动了家具业的产业化进程。产学研合作大大提升了专业镇的创新能力,为区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和专业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四)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拓宽创新平台多元化功能。各专业镇相继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代理公司、行业协会等一大批科技中介机构,在企业科技成果交流与合作、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宽了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的多元化功能。
二、完善产业链配套建设,引导企业走专业化分工道路
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各专业镇积极引导企业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分工协作,走专业化分工道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为做大做强现代专业化制造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快实施组团发展战略,突破专业镇行政和空间限制,构筑组团发展格局,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协调,实现更高层次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专业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推动专业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更新改造,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一是重视"网络效益",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各专业镇在建设创新中心时把建设信息网络放在突出位置。目前,各专业镇网络中心逐步成为企业了解国内外经济、技术信息、推介产品的窗口。二是大力推广应用CAD、CAM、ERP技术,推进企业信息化。各专业镇把推广应用CAD、CAM、ERP技术作为推进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已有许多企业启用CAD、CAM、ERP以及销售网络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等。三是把信息技术注入产品,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产品升级换代。四是创建专业镇品牌,打造"单打冠军"。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围绕专业镇经济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强化管理、政策扶持、会展带动、扶优扶强等方式,努力打造专业镇区域特色品牌,打造出一批"单打冠军"。如古镇灯饰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50%以上,小榄五金制品占国内市场的40%,大涌红木家具占国内市场的60%。小榄镇被授予"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产业基地",古镇镇被授予"中国灯饰之都",沙溪镇被授予"中国休闲服装名镇",大涌镇被授予"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称号。目前,8个专业镇共有中国名牌4个、驰名商标4个、广东著名商标36个、广东名牌产品3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