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坚持以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为主线,实施可持续发展、外向带动和科技兴渔战略,全面提高渔业整体素质、效益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上半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36.6万亩,水产品收获总量11.6万吨,同比增长9.7%,总产值13.5亿元,增长19.2%,渔业收入9.6亿元,增长11%,渔民人均收入3005元,增长14.9%。重点抓好五项工程:
一、实施体制改革工程。强化中心站的综合服务与公益职能,成立渔业检验检测、监测中心,为社会、养殖户和企业提供渔业资源环境监测、水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检验、检测、检疫等公益性服务。建立鱼病防治中心,加大渔业防病防疫力度。结合镇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理顺渔业机构和体制,要求养殖面积5000亩以上的镇区设立渔技站,5000亩以下的配置专职渔技员,为开展特色渔业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实施渔业产业化建设工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的意见》,立足地缘经济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渔业的多元化结构性调整为主线,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初步构成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大力引进美国鲥鱼、澳洲和泰国笋壳鱼、草龟等名优新品种,全市优质水产品种养殖面积占全市池塘养殖面积的65%,2005年力争全市水产品产量29万吨,增长6.5%;渔业总产值33.5亿元,增长11.6%;出口创汇7008万美元,增长8%。以优化养殖结构为契机,确立特色渔业产业化经营为发展导向,加大引导和政策扶持,从资金、技术、服务、信息等方面支持水产与流通加工业,提高配套服务质量,扩大幅射带动渔农养殖户的能力。目前,全市有较大规模水产品加工企业20家,年加工能力6.7万吨,日加工量176.9吨,2004年全市水产品加工量38315吨,水产品加工量约占水产品总量的14.4%。中山市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近年来,中山市财政补贴4200万元,镇区投入2亿多元,高标准整治低产鱼塘21.3万亩,从根本上改善养殖环境和条件,整合了现有养殖和加工基地的资源优势。
三、实施渔业标准化建设工程。把推进标准化渔业生产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推进市场标准化建设工程。重点抓好以水产品质量认证为重点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制定不同品种的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包括苗种规格和质量标准、养殖密度标准、单位产出标准、产品规格标准、养殖空间利用率标准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实现规范化健康养殖;全面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种苗、水质、药物、饲料等管理和使用,推广科学养鱼和标准化生产。抓好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目前已认证的绿色和无公害水产品产地11个,认定面积1.5万亩,每年生产无公害水产品3万吨左右。市财政对每个无公害申报基地的建筑设施、配置机构给予8-12万元的补贴。提高全社会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生产者社会责任感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继6家企业获得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称号外,今年又组织了6家企业申报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对水产种苗场有关证件的发放和管理工作,积极整治水产种苗养殖场,发放水产种苗场证件35家,发放养殖证7150本,发证面积160967亩,发证率80%。按照省防病中心的要求,今年全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防治增加了鳗鱼等6个品种,测报面积3630亩,测报点24个,为及时做好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紧紧围绕推进特色渔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和以科技为依托的渔业生产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健全、完善市镇两级渔业科技推广体系、渔业技能提升培训及渔业机械化建设。在完善市镇两级渔技推广中心基础上,加大对水产从业人员的渔业科技培训力度。由市、镇两级投入资金,免费为渔农养殖户等水产从业人员有针对性、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渔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健康养殖、水产病害防治和新品种养殖技术等渔业科技知识。加大渔业机械化建设力度,重点引进和推广自动投料机、新型增氧机、鱼塘清淤机等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环保型渔业机械。全市共有增氧机58189台,鱼塘增氧面积291114亩,占全市鱼塘养殖面积的86.9%。完善信息网平台,发动水产养殖户、流通加工户等水产从业人员添置电脑上网,收集和发布渔业产、供、销信息,达到服务渔业、科学教育、信息准确和意见反馈目的,提供各种便民服务,为群众解决水产养殖、流通与加工的热点难点,传递省内、市内水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和水产养殖信息,为全市水产养殖技术交流、种苗销售与购进、水产品加工与流通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提高水产从业人员养殖技术观念,把科技兴渔战略贯穿全过程。
五、实施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五项工程"改善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环境。对全市基崩塘浅、塘底淤积、低畦、生产能力下降的三、四类鱼塘进行全面高标准整治,按200亩以上面积、塘深2-3米、主干道宽6-8米的标准连片整治改造,完善水、电、路、桥等配套设施。近年来,全市投入资金2亿多元,高标准整治鱼塘21.3万亩,建立200亩-1000亩连片养殖区160多个,大大改善了渔业生产条件,有力推动了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的优化整合、保护、开发、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鱼塘的承包租金。全市经整治后的鱼塘每亩增加水体30%以上,每亩增加鱼塘租金400-600元,仅此一项去年全市村民小组增收1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