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袭击过后,中山市大堤及沿堤水利工程、水库等设施安全正常运行,未发生重大险情、灾情和人员伤亡,仅有少数水利工程需进行灾后修复。为确保后汛期度汛安全,迎战可能出现的洪水、台风、暴雨,中山市迅速开展了灾后水利设施摸底及处理工作。全市水损(毁)工程需修复的有27宗,计划投入资金494万元,目前已完成水损(毁)工程修复13宗,正在动工11宗,已完成设计并进入招标阶段2宗,共完成工程量210.1万元,占工程计划的43%。修复工作做到了认识高、行动快、针对性强,为下一阶段迎战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措施是:
一是特事特办,为水损(毁)工程修复开"绿灯"。这次西江百年一遇洪水,全市部分水利工程出现干堤渗漏、电排站出水渠漏水、水闸底板反滤层被破坏,防浪墙崩塌等现象。洪峰刚过,市政府于6月27日市长办公会议专门研究了救灾复产工作,决定由市财政拨出500万元,用于加快抢修受洪水影响的水利工程,帮助群众恢复生产等工作。同时,市政府在防汛应急经费中拨出95万元,用于补充一批防汛物资,备战下一阶段的防洪防风。市政府决定对水损(毁)工程修复广开"绿灯",对列入水损(毁)工程修复的项目一律免招标程序,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确保全市各项水损(毁)修复工程得以顺利开展。
二是集中力量,确保水损(毁)修复工程早动工、早除险。把修复水损(毁)工程作为当前一项中心工作来抓,集中人力、物力,抢时间、争进度,力争下次灾害到来之前消除安全隐患。洪灾过后组织3个工作组,分赴受灾镇的水损(毁)工程进行现场勘察,做到"一处一策",根据出险情况分别研究制定了相关修复方案。各受灾镇区全力以赴,积极筹措资金,精心组织施工队伍,指定专人跟踪落实,争分夺秒抢修工程。
三是统筹兼顾,全力推进在建水利工程建设。在做好水损(毁)工程修复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在建水利工程尤其是破堤工程建设,确保其早日具备防汛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水利防灾减灾能力。今年全市主要在建水利工程共有30宗(含破堤水利工程10宗),目前已完成23宗,全市共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投入2.58亿元,其中9座破堤水利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初步具备了防洪功能,1座需破堤的水闸重建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待汛期过后进行施工。大涌口水闸重建工程是全市目前投资最大的在建水利工程,计划今年年底竣工,工期十分紧迫,为了让洪水对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当6月25日围外水位降至安全水位后,26日一早水闸施工立即复工。该工程目前完成土建投资4711万元,完成全部水闸基础混凝土灌注桩、防渗墙、底板、闸墩的施工以及全部72块交通桥预制梁板的制作,正在安装钢闸门门槽及预埋件。民众镇田基沙水闸重建工程是今年全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的重点水利工程,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612万元,完成水闸底板混凝土浇筑、左右岸混凝土空箱翼墙施工以及完成粉喷桩施工3617根,占土建总工程量的81%。
四是建立督查机制,确保工程修复顺利开展。建立水损(毁)工程修复督查制度,对个别工程尚未动工的督促落实施工,对已动工工程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修复,做好迎战防汛防风防涝更加充分、完善的准备。各受灾镇区建立相应机制,安排专人对水损(毁)修复工程进行跟踪落实和监管,确保在下次洪水和台风到来之前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