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把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建设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增强经济增长原动力。
一、设立专利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设置专利资助专项经费,对省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申请扶持资金进行配套,对发明专利申请费和实审费以及申请代理费予以资助。设立市人民政府专利奖,用于奖励专利发明人和专利项目。设置专利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建设市级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以及扶持特色产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立专业专利数据库。设置专利技术实施计划项目经费,扶持一批有市场前景的专利技术实施及产业化,对被列入"广东省专利技术实施计划"的项目给予相应的培育配套资金支持。设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经费,用于培养知识产权人才以及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各镇区安排相应的专利专项资金,推动本镇区的专利保护和发展,促进全市专利拥有量和质量的提高,对于镇区每年有配套资金安排的项目,市里给予优先安排。
二、提高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能力和应用水平。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工作,计划用5年时间,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龙头企业中培育5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引导企业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企业专利信息检索系统,运用专利信息开展专利战略研究,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三、推动专利信息化建设。加强专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专利信息人才,提高企业专利信息利用水平,计划用1-3年时间建立市、行业、企业三级专利信息服务网络,利用中、美、日、德、英、法、瑞等7国及2个组织的专利文献,建设中山市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成立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支持50个特色产业行业和龙头企业建立专利检索专业数据库。
四、加快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专利技术产业化水平。开展专利技术实施计划,每年扶持一批专利项目实施,促进专利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有竞争优势、有规模的产品,不断提高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五、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完善专利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中山市大、中专院校、理工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各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利用知识产权研究会等社会力量举办企业专利工作者培训班、专利代理人提高班、专利信息检索员培训班,在1-3年内为中山企业和中介机构培养知识产权各类人才1000人;引进和扶持专利中介机构,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他们在专利保护、专利事务代理、专利信息服务、专利法律咨询、专利战略研究、专利资产评估等方面为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专利服务队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