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集群经济成为中山经济新增长点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05年08月16日
分享:

    中山市把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作为培育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目前全市共拥有18个国家级专业化生产制造业基地和9个科技专业镇,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优势明显的集群经济发展的道路。
    一、集群经济的主要特点
    (一)市场占有率高。今年上半年,古镇灯饰业总产值32.45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0%,产品销售占有全国同行业市场份额的60%,出口创汇14.41亿元。小榄镇的锁具、燃气具在国内外占有相当比例,华帝燃气具销售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固力、华锋锁在欧美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沙溪镇休闲服装约占全国休闲服装销售份额的70%。南头镇的家电,小榄镇的音响,东凤镇的小家电,大涌镇的红木家具和牛仔服,黄圃镇的食品,火炬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印刷包装、健康医药、汽车配件等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二)区域品牌优势明显。至2004年,全市工业企业共获得中国名牌产品7个,广东省名牌产品64个,省农业类名牌16个、国家免检产品2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广东省著名商标65个,大多数品牌集中在集群经济类型的企业。
    (三)集聚效应显著。至今年6月,小榄镇共有五金制品企业2179家,电子电器音响企业1143家,分别比2003年净增352家和162家。古镇镇现有灯饰厂企2230家,从业人员2.97万人,比2003年的1900家净增近330家,成为全国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销售基地和国际公认的几大灯饰市场之一。沙溪镇的制衣企业达到954家,配套企业200多家。南头镇家电企业达到224家,今年上半年家电产品产值达到36.39亿元。集群经济产生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了这些区域产业的辐射能力,经济地位更加巩固。
    (四)产业链不断延伸。在集群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完善。如沙溪镇休闲服带动纺织业的化纤、棉纱制造、织布、整染业、印花、水洗、织唛、纽扣、机械配件。大涌镇红木家具行业带动木材加工、石材加工、油漆涂料和五金铰链行业。黄圃镇食品制造业带动了酱油、味料、酒类及农业种养业。小榄镇的燃气具、锁具,南头镇的家电,东凤镇的小家电,古镇镇的灯饰等集群经济带动了五金制品行业及各类零部件生产的分工和聚集,形成了较长的产业链条。
    (五)会展经济效益显现。从1999年起,中山市每年举办一系列以集群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会展。如在古镇镇举办的"中国国际灯饰博览会",在沙溪镇举办以休闲服装为主题的"国际休闲服装节暨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在小榄镇举办的"中国轻工业产品博览会",在火炬开发区举办的"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博览会"等,均成为国内各产业行业的较有影响的品牌展会,成为各产业间对话的重要窗口,受到与会业界的普遍认同。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扩大了产业影响,加速了产业聚集,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提升了产品知名度。
    二、推动集群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是内外源经济并举,为以民营经济为主的集群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工业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外源型经济水平,形成了外资企业集聚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该产业工业总产值达299.61亿元,成为全市第一大集群经济。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山办了20多家企业,外商总投资达60多亿美元,形成了一批外资企业为主的集群经济。加快发展以民营经济为重点的内源型经济,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形成了以小榄五金、电子音响,古镇灯饰,沙溪休闲服,南头家电,东凤小家电,大涌红木家具,黄圃食品等为代表的内源型企业为主的集群经济。
    二是大力整合工业园区,为集群经济进一步集聚提供了平台。按照"高标准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效益产出"的要求,高起点整合建设工业园区,积极推动工业项目进园入区,实现了产业整合聚集。至2004年,全市工业园区已引进市内外企业3660家,已投产企业2183家。涌现了以南头升辉工业区的家电类集群,以小榄工业区的五金、音响为主的产业集群,以沙溪隆兴工业区、民众民三工业区的纺织服装集群,以火炬区汽配工业园的汽车配件集群等等一大批集群经济。
    三是明确产业方向,为集群经济提供了地方专业形象和新的地方文化。制定《中山市工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和2010年远景目标》,对全市工业产业方向作了科学规划,明确了全市主导产业方向,规定各镇区只宜发展一至两个主导产业。各镇区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了符合本镇区的主导产业,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业品牌,有力地塑造了地方专业形象和新的地方文化。
    四是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集群经济提高了技术和装备水平。积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以集群经济为主的传统产业,鼓励一批具备技术创新优势的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近年来,市政府累计投入1.34亿元以技改项目贷款贴息的方式扶持企业,推动企业增加技改投入。共受理企业上报备案技改项目600项,总投入105.28亿元。
    五是狠抓名牌带动战略,为集群经济打造名牌产品提供了空间。成立了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制定了《中山市名牌战略实施办法》和《中山市名牌战略实施工作计划》,加强指导企业开展创名牌工作,对获得省以上名牌名标和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给予50万-100万元奖励。近年来,全市共拨出专项资金4810万元,对获得名牌名标和国家免检产品的生产企业给予重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创名牌名标的积极性。名牌战略的实施,为集群经济打造名牌产品提供了舞台。
    六是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集群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先后出台了《中山十大名牌产品评选暂行办法》、《中山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扶持集群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大加快了产业集聚,推动了集群经济的迅速发展。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