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山市明确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思路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05年09月07日
分享:

    中山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通过消化、吸收、集成创新为主的自主创新,在计算机外设和网络设备、电力电子和输配电设备、包装印刷及注塑等专用机械、汽车配件等八大领域打造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建设并完善中山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体系。
    一、建立高科技装备制造企业孵化基地。采取官建民营、官助民办的方式,建立装备精良、荟萃人才的装备技术研究院,重点研究装备制造业的共性技术以及企业难以解决的重大课题。建立高科技装备制造企业孵化基地,切实支持掌握高科技装备核心技术的留学生回来创业。在火炬高新区临海工业园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孵化基地,增添装备制造业发展后劲。
    二、加大对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装备技术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投入。组织中介做好服务,提高国家、省的资源在中山的份额。提高资金利用效益,引导企业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企业技术创新上。积极开辟技术创新融资渠道,建立科创投资基金,引入科创投资公司,对优秀的装备科技项目进行融资,与金融机构合作尝试以有巨大权益的专利为抵压进行融资。
    三、加强与港澳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开展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加强与国际著名研发机构、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先进项目。充分利用CEPA加强与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港澳的资金、信息、市场拓展优势,攻克制约粤港两地科技和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促进粤港两地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快速发展。
    四、加快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成为研发经费投入、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大研究开发,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办工程研究中心和产学研联合技术中心;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的方式进行合作开发。重点吸引拥有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雄厚实力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鼓励在中山设立研发机构,更好地发挥"引进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装备制造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
    五、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和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共性技术平台,支持并形成一支高水平、精干的研究队伍,重点承担行业共性技术及战略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建设若干省级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与转移中心,构筑社会化的中介技术服务体系,强化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使其担当装备制造业生产力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的功能。
    六、建立装备制造业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装备制造业信息服务平台,担当企业与科研机构、市场和人才之间、行业内部和上下游产业之间、省内外与国内外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引导中山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支持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以及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实行与国际接轨。
    七、健全标准化体系,强化质量与可靠性管理。建立市装备制造业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参与目标化活动,促进产品质量提高。将质量与可靠性作为装备制造业的生命线,运用行政,法规和技术手段,强化监督,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和装备的质量和可靠性,鼓励创立国内外知名品牌。
    八、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体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和员工队伍。继续选派科技和管理骨干到国内外培训,鼓励企业与教育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加强高新技术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继续教育,大型企业利用自身的力量对职工进行培训,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提高员工的素质。着力引导企业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管理。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技术和管理人才为装备制造业服务,形成以项目引进人才,以人才带动项目的良好机制。对优秀人才实行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充分体现优秀人才的价值,施展优秀人才的才能。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