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山市五项举措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05年09月08日
分享:

    中山市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一、加大投入,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3亿元新建市疾病防控制中心和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传染病院),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础建设。投入764万元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成全市统一卫生数据中心,规范医疗卫生业务的接口系统,实现全市医疗卫生行业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由市疾控中心负责信息统计分析、各镇(区)医院负责基本信息采集上报、触角延伸至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卫生站)的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实现镇区至国家级的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
    (二)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专业素质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市政府投入1030万元为市疾控中心配置检测设备,开设新检测项目,强化科研工作。以加强镇区防保机构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推进镇区建立相对独立的防保所,负责辖区内卫生保健工作。目前,全市20个镇区建立了相对独立的防保所,占全市镇区总数的83%,2005年内完成全市各镇区防保所建设。在镇区设立卫生监督分所,强化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地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断健全市、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以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埠湖医院、各医疗机构、各镇区防保所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防治网络以及市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市卫生监督所、监督分所、镇区监督员小组)的卫生监督网络。
    (三)组建各类专业队伍,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成立传染病医疗救治组、食物中毒医疗救治组、职业中毒医疗救治组、重大创伤事故医疗救治组、生化和不明原因医疗救治组、核辐射应急卫生救治组等医疗救护应急队伍,提高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调度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明显提高。
    二、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基层医疗体系网络
    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加速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先后兴建了12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断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80%以上。逐步构筑起适应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功能定位明确、实行纵向和横向互动的市、镇、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采取一系列政策导向,鼓励城市卫生资源向基层转移等。合理引导群众就医,形成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的医疗保障格局,达到因病施治、减少费用、就近就医的目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加大对困难群众救助力度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群众因病返贫问题。目前,全市参加合作医疗人口达97.4万人,占农村居住人口的96.8%,覆盖全市24个镇区和全部行政村。进一步提高市级农村合作医疗资助额度,提高参保农民的保障水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缓解。目前已有14个镇区实行了镇区统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各镇区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一些镇区参保率达到100%。从2006年起,市政府将投入农村合作医疗资金2000万元,镇级财政增加补贴额度,将各镇区的人均筹资额提高到90元以上;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镇区农民个人住院费用每年累计补助上限不少于9000元。鼓励和支持医院济困助医和对口帮扶活动,不断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措施。对城乡低保对象、烈属、残疾人等困难群众门诊和住院的各种医药费用实行部分或全部减免。济困助医活动实施两年多来,受惠群众6万多人次,减免诊疗费用1000多万元,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四、规范医疗收费,加强监管和卫生行风建设
    (一)全面推进药品招标,完善药品和医疗器械及一次性医用耗材的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范操作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切实降低药品和一次性医用耗材的价格。完善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降低药品在整个医疗费用中的比重。加强对药品流通终端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制止药品在医院的"二次促销"活动,遏制"大处方、大检查"行为。强化医院药品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建立医疗机构分级用药管理,限制医生抗感染药物处方权制度,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药品回扣。全市医院药费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二)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加大卫生行政监管力度。实施药品收入比例上限控制、医疗服务信息定期公布等措施,建立药品使用情况监控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切实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开展行业作风和廉政建设专项督查活动,重点加强对收受回扣,红包和开单提成等不规范医疗行为的治理,严格落实医务人员廉洁自律"六不准"制度。在各个医疗卫生单位设立物价管理机构和专(兼)职物价管理员,严格财务管理和物价制度,医疗机构乱收费、多收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不断创新医疗卫生机制,加大力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积极探索廉价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寻找一条既能保障患者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又能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路子。在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廉价医疗服务,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五、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卫生医疗体系
    建立健全适应全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序开放医疗市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鼓励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提倡公平竞争,实现医疗机构多种所有制并存,增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目前,全市已有南头广济医院、郭门照骨科医院、海洲医院等一批颇具规模的民营医疗机构先后投入运营。去年以来,中山养和心胸医院、中山协和耳鼻喉医院、中山源田手外科医院、中山同方医院、中山南华医院、中山和平中医院等一批民营医院相继启动,总投资规模超过5亿元。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逐步形成。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