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小榄镇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重心下移、利益向下的工作方针,把尊重富人、关爱穷人、帮助"四种人"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尊重富人,引导其富而思进、富而行善。努力营造尊重富人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富人富而思进、富而行善,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作出更大的贡献。每年组织企业家到外省市和国外参观考察,广泛交流,帮助其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形势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成立担保公司,为成长性好、缺乏流动资金的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截至今年6月底,担保公司的担保金额为32727万元。加强教育,鼓励和引导富人积极参加各种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向社会献出爱心,用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和群众的尊重。全镇成立了28个文体协会,根据企业家的爱好兴趣,鼓励其担任协会职务。这些企业家既是文体活动的策划者、参与者,又是文体活动的主要资助者,推动了各协会文体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营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关爱穷人,确保其穷而有助、八方有援。重视关心和帮助穷人,积极构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和救助困难群体的良好社会风尚。一是建立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保障面,目前全镇共办理低保户829户,共2439人。开展临时困难救助,2004年实施临时困难救济169户次,救济金额近30万元。二是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解决穷人看病难问题。把基本医疗救助金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500元,为全镇低保家庭成员(1675人)购买合作医疗保险。三是建立和完善教育救助机制,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因贫辍学问题。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帮扶贫困学生就学,从2001年到2004年共资助镇外就读的高中、大中专学生149人次,资助金额为53万多元。四是积极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使小榄人"居者有其屋"。对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双困户(生活困难、住宿困难),由政府提供解困房,每年每户象征性收取100元房租,全镇共解决了38户双困户住房问题。五是开展法律援助活动,让贫困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利益。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专门为经济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三、帮助"四种人",促使其教育转化、有所依归。切实抓好"四种人"(吸毒解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行为偏差人员、辍学青少年)的教育转化工作,把其列入文明社区建设的考核内容,明确要求对"四种人"的转化教育率必须稳定在70%以上。一是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成立小榄镇社区教育就业办公室,各社区相应成立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全镇建立起一支159人的社区就业教育工作队伍。二是摸清"四种人"情况,明确工作目标。对四类人员进行摸底登记,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分类施教。三是坚持多管齐下,确保工作实效。坚持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共同抓好青少年教育。坚持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社教办积极联系企业,解决好刑满释放人员和解戒人员的就业问题。坚持与培训工作相结合,通过举办各种类型免费培训班,增强这些人员就业能力。四是设立医疗室,专门为有传染病的吸毒人员强行戒毒和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