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山市切实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05年10月20日
分享:

    中山市按照国家和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不断改善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工业污染治理模式由传统的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工业生产由耗能型生产向节能型生产转变,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和人类的负面影响,建设节约型社会。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上实施清洁生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投入、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目标配置资源,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标准,依法关闭污染严重、破坏资源的企业;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行业发展。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加强监督,严格把好审核关,从源头上禁止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发展。严格把好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审批环节关,要求企业从生产工艺上节约资源,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
    二、抓住重点,大力推进试点示范工程。制定《中山市清洁生产联合行动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开展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以电镀、造纸、木加工三大行业作为试点行业,选定4家企业作为广东省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目前,这4家企业均通过了省有关专家组的审核验收,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清洁生产模式向相关产业渗透。
    三、重视科技进步,加强清洁生产技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一是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攻关,组织企业申报省清洁生产重大专项。市科技三项经费对申报清洁生产的项目实行倾斜,最低资助不少于10万元。二是大力推广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在水、电、煤、油等方面促进企业降耗节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通过抓污水处理厂、造纸行业等一批企业节电改造项目的示范工程,积极推广应用绿色照明、无功补偿、交流电机启动变频调速装置等技术和产品,提高企业电能有效利用。加快市政公共路灯的节电改造,目前,已投入300多万元安装"省电装置",最大节电效果达15%-25%,计划用1-2年的时间,在全市主要道路上安装节电装置。
    四、推广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对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企业进行认定,推动重点耗能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燃煤企业开展粉煤煤灰回收处理,把燃煤企业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加强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管理,出台《中山废旧物资回收管理暂行办法》,对废旧物品收购、贮存、销售等回收经营活动进行明确规定,规划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区域,要求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统一进场经营,规范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行为,提高废旧物资综合利用效益。
    五、加快能源建设,优化能源结构。一是加强电源建设,缓解全市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先后建成了南朗2×18万千瓦燃机电厂、小榄永安1×18万千瓦燃机电厂,改造中柴二三厂,新增1.2万千瓦电力,新增发电机组容量55.2万千瓦,总投资近19.5亿元。二是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公司合作兴建了珠海-中山天然气输气管道,预计2006年年初竣工,届时每年将为中山提供1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改变中山生产和生活用能以煤、石油为主的现状,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
    六、转变用地思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入手,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推动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充分重视利用好储存的已办证工业用地,积极引进一批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对地方经济有较强带动、辐射作用的大项目,并通过增资扩产,实现"零用地"招商。二是加强工业用地规划。根据行业实际情况,鼓励兴建多层厂房,在保留合理的消防通道和绿化带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土地容积率,严格控制"花园式工厂",确保合理用地。三是按照"高标准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效能产出"标准,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强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土地承载能力。

新媒体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手机版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