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煜荣副市长在市政府第二季度防范特大安全事故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5年6月29日)
同志们:
刚才,武彪同志通报了全市上半年安全生产情况,消防、建设、交警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也通报了各自职能范围内的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布置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消防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
汕头市“6.10”特大火灾事故后,市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6月13日下午,市政府召开消防安全及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会议,陈根楷市长听取了市消防局和市安监局有关领导关于省“6.10”特大火灾事故现场会议情况的介绍,并就在全市范围内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市政府办公室6月15日转发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立即在全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6月16日发出了《关于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和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各镇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全面地开展了消防安全大检查。从这半个月的情况来看,各镇区、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阶段,要继续巩固和提高,真正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一)要切实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努力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最近的衡阳火灾、汕头火灾等特大安全事故所暴露出来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生产问题绝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必须通过长期扎实的工作,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同志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工作作风,进一步做好火灾事故的预防工作。
要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生产、储存、经营场所以及“三小”场所为重点的消防安全大检查。各有关部门要抓住重点,明确责任,分清层次,对全市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整体考虑,该搬迁的搬迁,该严管的严管。要积极采取措施,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保管及运输工作,要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治。要将小规模企业、出租屋等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整治范围,从源头着手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推行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和火灾隐患举报奖励措施,消除重大火灾隐患。6月13日,市政府办公室批转了市公安消防局《关于我市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的工作意见》,我市正式推行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将由公安消防部门在该单位醒目位置悬挂“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警示牌。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完毕,并经公安消防部门复查合格的,公安消防部门及时对其摘牌,并向社会公布。对逾期未整改的,公安消防部门将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对在整改期限内,未采取消防安全措施并造成严重火灾后果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为鼓励广大市民积极举报火灾隐患,消防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举报奖励措施,建立健全相关举报受理、答复、奖励、保密等工作制度。
(三)严格执行消防法律法规,严把消防安全“入口”。要严肃查处工程设计、施工及生产、经营中的消防违法违章行为。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严格履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责,严把准入关和后续跟踪关,对于确实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又无法落实整改的,必须按照规定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要与有关部门、单位和媒体紧密配合,有针对性地经常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促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要立足打大仗、打恶仗,按照“练为战”的指导思想和“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的要求,强化重点单位尤其是重大危险源的“六熟悉”,经常开展对重点单位的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的技战术研究和演练,切实提高灭火救援的实战能力。
二、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开创我市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到目前为止,我市上半年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但是压力仍然很大。一是各类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同比有所上升。其中事故宗数上升了113%,死亡人数上升10%。二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1-4月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同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死亡人数增幅较大,受到了省政府的预警通报。在采取了多项措施后,从5月开始有所回落,但形势不容乐观。三是部分镇区的工矿企业伤亡事故控制任务落实不力。上半年我市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虽然继续稳步下降,但与周边地市相比,我市事故总量仍然偏大,已有3个镇区的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达到了年初与市政府签定的全年控制目标任务,有3个镇区超过了全年控制目标。四是踩穿建筑物透光瓦坠落死亡事故屡屡发生。今年上半年共发生该类事故5宗,死亡4人,1人重伤,尤为恶劣的是竟然有4宗事故发生在6月份。五是出租屋和“三小”场所仍然是火灾事故多发点。
同志们,上半年时间即将过去,各镇区、各部门必须认真总结上半年的工作得失,找出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实现全市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重点抓好“四个深化”,突出“四个加大”。
“四个深化”是:
(一)深化控制目标考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市政府和市安委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深化考核,狠抓工作落实上,并形成安全生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上半年工矿企业和道路交通事故控制目标任务超标的镇区要下发督办通知,派出专人调查研究,帮助查找问题,研究对策,遏制事故多发的势头。要继续对控制目标实施动态监控,及时向全市通报各镇区的完成情况。继续认真做好全市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建立安全生产预警制度,对已经接近控制指标的镇区或部门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二)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突出抓好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与“三小”(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安全以及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各职能部门和各镇区要认真配合交警部门工作,按照相关部署,加大安全投入,切实抓好本辖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尤其是上半年落后的镇区必须迎头赶上。
(三)深化双基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一是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认真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试点经验推广工作。要严格按照市下发的《关于推广佛山市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试点经验实施方案》稳步推进,逐步规范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水平。二是大力推进安全监管重心下移。充实基层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建立并逐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组织辖区内的村、社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大力开展村、社区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检查水平,逐步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切实把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三是全面推广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已经开展试点的镇区要加大工作进度,进一步落实安全标准化管理责任、建立工作网络和监控机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方法和手段。还没有开展试点的镇区要及早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主动开展前期工作。10月,市政府将全面铺开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
(四)深化安全生产体制创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体系,推进安全生产体制创新。组建安全生产专家组,为事故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继续发挥好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能,大力探索和创新联合监管的有效形式,共同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四个加大”是:
(一)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各镇区、各部门、各单位要针对当前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下决心加大安全投入,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改造,依靠科技和装备,努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各生产经营企业是安全投入的责任主体,要自觉加大安全投入,还清旧债,不欠新债。凡安全条件不达标的企业,必须通过多种方式,积极筹措安全投入资金,限期达标。
(二)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的督办力度。进一步完善起市、镇(区)、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继续加大重大隐患整改的督办力度,专人负责,限期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限期整改,挂牌督办,落实整改部门和单位责任人,严格实施“挂牌公示,限期完成,指定部门,专人督办”的制度,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对逾期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在媒体上曝光,并坚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或关闭。
(三)加大行政处罚力度。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予以严厉处罚,决不姑息迁就。规范事故调查处理的程序和办法,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依法对各类事故进行查处,按照“谁发证、谁负责”的要求,对不按规定进行行政许可,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行政许可行为进行查处,追究有关经办人和批准人的责任。坚决打击各种漏报、瞒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行为,发现一宗,就严肃查处一宗。
(四)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今年我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开展得很好,效果不错,应当持之以恒,抓出成效。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做到常年有宣传,生动活泼,深入持久地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要继续开展各类安全培训,突出开展对政府及部门领导、安全监察员、企业负责人、注册安全主任和特种作业人员、汽车驾驶员等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培训机制。
同志们,安全生产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疏忽,绝对不能麻痹大意。要警钟长鸣,认真吸取汕头市“6.10”特大火灾事故的惨重教训,扎扎实实,长抓不懈,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顺利完成全年安全生产任务,构建和谐中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